常见的无尾目动物有哪些(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我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在动物分科上属于无尾目,无尾目动物是领地观念强烈的动物,为了霸占地盘进行争斗是十分常见的。它们喜欢在潮湿或靠近水的地方栖息,繁衍方式多种多样。雄性通过叫声来吸引雌性,而每种青蛙的叫声也是各不相同的。跳跃是无尾目动物代表性的行动方式。无尾目成体是肉食动物,而幼体可以是肉食动物也可以是草食动物。无尾目通常吃活体猎物,且会整只吞下无须咀嚼,但碍于其口腔大小,限制了它们的捕食对象。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必须依靠水才能生存

无尾目动物为了保持身体湿润做出了诸多调整,当身体干燥时,它们会靠近水体或者潮湿的地方来恢复并保持皮肤湿润。有些无尾目动物通过保留体内尿素能够忍受极大程度的脱水,例如那些在沙漠穴居或高盐度环境下生存的蛙类。通常我们能够在池塘或土坡上看到青蛙的身影,因为那里的空气湿度相对比较大。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有些无尾目动物是群居性的。小蝌蚪可组成密密麻麻的蝌蚪群,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在水体中一起游动。当无尾目动物的幼体身体开始脱水时,它们会聚集在水塘里。目前已经有许多有关青蛙幼体为了避免身体干燥而成团聚拢的记载。大部分无尾目动物的成体在繁殖期会聚集在一起。此外,无尾目动物还具备躲藏能力,像擅长爬树的蛙类,会充分利用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体色,白天时会把自己藏在树木叶片之间冬季时,蛙类会藏匿在树干下、乱石间或树洞、崖穴里冬眠。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喜爱打架的家族

无尾目动物之间的斗争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动物行为。为了霸占地盘它们会与对手抗争到底,有时候它们曲起蛙背胀大肺部并抬起双腿试图吓唬对手。此外,它们之间的斗争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觅食领地。

无尾目动物的觅食

陆栖无尾目动物利用舌头来捕捉猎物。有些蛙类在身体向前扑的同时,会张开大嘴吞食猎物。水栖无尾目动物通过大口吸水把猎物吞入口腔内,例如苏里南蟾蜍。大部分的无尾目动物试图吞食猎物时通常会用前肢来控制猎物。通常而言,成体蛙吃节肢动物(蜈蚣、蜘蛛和甲虫等昆虫)、软体动物(蜗牛蛞蝓)、蚯蚓与脊椎动物(例如蟾蜍吃小鸟和老鼠)。它们会在昆虫常出没的地方静静埋伏。像在夜里光线暗淡时它们通常会出现在蜂群旁、水源附近(便于捕食昆虫)或蚂蚁行走的路上。它们还能记住这些地方的具体分布范围,具备返回原地的能力,英文中我们称之为“homing”。翻译成汉语也会归巢之意。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有利的气候条件与充足的猎物供给使无尾目动物能顺利捕捉到大量食物,但如果气候恶劣,食物紧缺,它们长时间不进食也是能够生存下去的。如果要举一个极端的例子,非条纹犁足蛙莫属它们深埋在土里,好几年不进食但仍能生存,通常会等雨季来临再出来觅食。

防御天敌

面对敌人,不同的蛙类有不同的防御方式:有些会纹丝不动;有些会胀大身子;有些会抬起前肢,露出外形酷似眼睛的腹股沟腺。为了躲避危险,它们会采用独特的排泄行为来消除自身的尿味,即使是水生的无尾目动物同样也有类似行为。在面临危险时,蛙类还能释放毒液。无尾目动物建巢穴不仅仅为了繁殖,也是为了保持身体湿润,而且当水灾来临时也可作为藏身之所。在行动方面,无尾目动物能行走、跑步与攀爬,但是跳跃是它们最具代表性的行动方式。而它们游泳时,只会用到后肢。此外,在树木之间自由滑翔也是无尾目动物的行动方式之一,例如黑掌树蛙。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无尾目在自然界主要的天敌是鸟类和蛇类,有些蛙类面临危险会保持纹丝不动,但是有些无尾目动物的防御方式非常有趣。比如说番茄蛙它们勇于展示自己靓丽的体色。这抹鲜艳的红色,作为警戒色警告着捕食者:不可以吃我,我的皮肤有毒!此外,它们还能将身体胀大,把自己变成一个圆鼓鼓的球体来吓唬捕食者。或者说,就它们这样的巨型体积,敌人根本无法下咽。在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生活着很多颜色鲜艳的蛙类,这些颜色都属于动物界的警告色,它们的皮肤都是具有毒性的。

无尾目动物的生活习性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为互联网用户自发分享,其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及其所属单位。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享有相关内容的所有权,并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认为本站存在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pangmengshe@163.com 进行举报。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采取删除措施,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胖萌舍长的头像胖萌舍长认证作者v3舍长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